湖州,为何连续三年为绿色生活打分?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湖州,为何连续三年为绿色生活打分?

来源:浙江日报 2023-08-13 09:35:50

潮新闻 记者 李世超 共享联盟·湖州 孙文斌

94.2分!8月11日,湖州发布了2023年绿色低碳生活指数,较上一年增加3.9分,代表着百姓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资料图】

今年,已是湖州连续第三年发布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2021年,湖州市文明办联合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全国首个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得到了中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和业内专家的肯定。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湖州做对了什么?透过这份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我们寻找答案。

通讯员 庄新民 摄

绿色低碳转型如何推动

放眼全国,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而生态环境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要整体迈入现代化,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是不可承受的。这些年来,我们精心呵护的绿水青山和碧海蓝天见证了我国在应对生态危机中作出的努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明确到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时,特别指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回看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多年来,湖州对“绿色”有着立体的表达,走出一条“逐绿前行、因绿而兴、绿满金生、以绿惠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既能看到湖州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也包括百姓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不同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百姓的主观意志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推动?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湖州主动担当、积极探路。

绿色低碳生活怎么测评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绿色低碳的?简单来说,就是减少日常生活所耗用能量的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通过供需两侧同时发力,形成一种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

相比于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是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养成上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相对难以测评。湖州率先给出了主观客观结合的绿色低碳生活指数评价体系,以客观指标来衡量政府在服务配套、政策激励、氛围营造等方面做得怎么样;以主观问卷来调查百姓转型意愿和行为选择,测评全社会绿色文明素养程度。

“围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各部门都有一些具体举措,但相对分散,因此,我们在客观指标上作了系统集成。”湖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形成涵盖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绿色素养5个一级指标,能源节约、垃圾分类、低碳驾车等13个二级指标以及户均居民用电量、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等50个三级指标的客观指标体系,并通过主观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综合测评,最终确定当年绿色低碳生活指数。3年来,湖州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记者发现,结合百姓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需求,三级指标年年优化。今年新增了8个三级指标,如“‘电桩下乡’乡镇覆盖率”,考量的是新能源车主乡村休闲度假的充电需求;“无痕露营营地数量”指标,考量的是如何引导新兴休闲方式绿色化、低碳化。

今年的报告还特别关注了一个群体——船民。湖州港是全国36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不少船民一年有300多天生活在船上。他们的生活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湖州的做法是“以电代油”。截至目前,湖州已建成岸电设施163套,实现全市水上服务区及主要公共锚地全覆盖。在长湖申航线跑船近20年的船民丁喜感叹:现在用岸电,晚上睡觉不再枕着“轰隆”声入眠,关键是还省钱。

指数背后的湖州经验

一个指数,记录着3年里湖州绿色低碳生活的鲜活案例:

在网购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之一的当下,快递的绿色化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消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去年,竹乡安吉县的68个快递网点全都用上了“全生物降解竹膜袋”,在全国尚属首例。今年,湖州深入实施“光盘行动”计划,来自全市大中型酒店、旅游饭店的首批210名“绿色点餐员”上岗,引导消费者理性点菜。

“一个个案例汇成了湖州经验,很大一个特点是‘政府+企业+社会’的联动。”有业内人士分析,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企业探索用市场化推动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手段,社会组织和百姓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身边人,湖州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首先,城市与乡村齐头并进。好生态让更多百姓在乡村旅游、家庭农场、乡村咖啡馆等业态中富了口袋。城乡均衡发展使得湖州在全国率先、全省首个获得市县两级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浙江大学数字乡村研究中心主任杜英森认为,正因为湖州精神文明建设上农村没有“跛腿”,在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上,城乡百姓也保持着同频的节奏。

同时,生活与生产互促共进。在湖州,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和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如“充电桩下乡”,不仅便捷了城乡居民更加绿色出行,也让不少民营企业找到了新机遇。

此外,有为与自觉相辅相成。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产品认证、光盘行动等方面,湖州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而老百姓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尝到绿色福利,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追求更加主动自觉。

当然,绿色低碳转型还存在个人愉悦感认同度相对较低、公众“被迫”选择高碳生活等诸多难点,这些也是后续指标设定参考的因素。

“湖州擅长利用标准化来推动各项工作和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走向了全国,新能源电池行业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制。”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徐志宏说,湖州推动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经验,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增强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作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联系QQ: 39 60 29 14 2@qq.com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皖ICP备2022009963号-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