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观澜】国宝走上春晚舞台,何以如此魅力③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世事观澜】国宝走上春晚舞台,何以如此魅力③

来源:中国西藏网 2023-01-24 16:22:17


(相关资料图)

春晚舞蹈节目《锦绣》让全国观众再次认识了古丝绸之路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观众好奇的目光越过茫茫昆仑,穿越荒芜大漠,定格在山与漠之间那片古老的绿洲上。

和田,古代称于阗,在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件文物据考证,质地为“寸锦寸金”的蜀锦,而且是工艺精湛的五重平纹织锦。“五重”就是经线有5层,颜色有5种,横向的纬线只起到固定作用,纵向的经线却能决定织锦上图案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在一方小小的经纬交织结构中,每一根纬线要穿过上万根经线,仅每厘米的指尖图案中就多达220根经线,这种织锦的经线密度是今天常用丝绸的2-4倍,在汉代时只有长安和成都才有能力生产,代表着汉代织锦技艺的最高水平,也是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织锦技艺的巅峰之作。因此在汉代,这件文物绝不是普通民众就能织造或者拥有的东西,其工艺精湛、价值千金,是一定身份地位的象征。

经专家研究考证,这块织锦是在汉代官营织造里完成的。那么,原本代表着超高技艺、高昂价值和珍贵少有的织锦精品又多了一重“官身”,不禁使人产生疑问:皇室生产、官营织造的东西,何以从千里之外的中原地区来到西域?而且还被珍而重之地缠裹在墓主人右臂上?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历史上,汉朝中央政府热衷开疆拓土,重视领土主权,特别是为了统辖治理西域各地,专门设立西域都护府,汉朝中央政府可直接任免西域都护、专理屯垦戍边事务的使者校尉等统领西域各地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吏。同时,汉朝中央政府还委任册封西域各地首领,颁发汉朝印绶,允许其按照当地习俗管理地方行政事务。西域都护府的成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增强了西域各地对中央政权的认同,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使西域各地的区域经济纳入到整个汉朝的经济体系之中。

和田尼雅遗址正是汉晋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所在地,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进行管辖,其中也当然包括精绝国。《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作为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精绝国在历史上商贾云集,繁华富庶。

张骞凿空西域,开启了汉朝中央政府与西域各地官方交往的序幕。史书记载,西域诸国善于经商逐利,西域都护府的成立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促进了西域各地之间以及和中原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更是为全世界的货物运输及交易提供了便利。

此时,汉朝与西域的贡赐贸易往来密切。贡赐贸易是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开展经贸交流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贡赐贸易在经济方面的意义是促进物品交流,在政治方面的意义体现为边疆民族归顺于中央政权。汉朝时,西域的奇珍异物存养于长安宫囿,显示出大汉包容的气度,而中央政府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赠送给外国君主、使节的礼物,以及赏赐国内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主要礼品都以丝绸为主。

所以,出身大汉皇室、代表中央权威和赏赐含义的珍贵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是一件妥妥的皇家御赐品,在当时一般人不得享用,也不能随意搁置。综合该遗址汉代古墓其他丰富、精美的墓葬品分析,有关专家认为墓主人很有可能是精绝国的继承人,只有精绝国王室才配拥有这种高规格的织锦护臂,并在身后带进漫漫黄沙下,以示墓主人对该物的喜爱和珍视。(中国西藏网 文/易文文)

热图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954 29 18 82 @qq.com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