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石渠县太阳湖,牧民在放牧点放养牦牛。 根呷 摄
作为黄河流入四川境内的第一县,甘孜州石渠县如何站好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第一道岗”?4月25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走进这座海拔逾4000米的县城,探访黄河上游的长沙贡玛国际重要湿地。
从石渠县城出发,沿国道345线一路向北,白雪覆盖下的扎溪卡草原还在沉睡。上百公里的路程并不孤单,一路上,采访小分队遇见了狐狸、赤麻鸭、胡兀鹫、黑颈鹤等野生保护动物,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天然动物园。到达长沙贡玛乡政府所在地后,车辆驶入乡道、村道,直至无路可走的草原湿地。
长沙贡玛国际重要湿地是黄河重要源头,上游支流查曲河在长沙贡玛乡腹地,属于无人区,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不能修路。于是,采访小分队决定在湿地边缘进行探访。
治理修复
“花脸”草原上绿妆
长沙贡玛乡是甘孜州黄河流域第一乡,境内有黄河源头支流查曲河、热曲河。其中查曲河有七大支流,哥得尔给曲是其中之一。为了弥补无法进入湿地腹地的遗憾,长沙贡玛乡乡长仁真春来带领小分队来到哥得尔给曲主要流经的乡村——长沙贡玛乡挺进二村。
放眼望去,哥得尔给曲蜿蜒在草原上,部分流域外围被黄色的隔离网保护着。“早前,因为河水侵蚀、放牧、鼠害等原因,河两岸植被退化严重,土壤逐步沙化且范围不断扩大。”石渠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徐远洋介绍。
2020年开始,石渠投入940万元,修建了全长5100米的隔离网,在流域生态缓冲带重新翻耕土地,种植适宜高寒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灌木植被和多年生草。“通过在哥得尔给曲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对河流沿线放牧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染进行拦截,草原退化和萎缩势头得到了一定控制,该段流域沿线沙化的植被逐渐恢复。”徐远洋说。
还草复水,治理之后,还需修复。
远处,只见大片的沙化地夹杂在枯黄的草原上,让整片草原看起来像一张巨大的“花脸”。在哥得尔给曲2公里外的挺进二村,2名工人正在一座荒山上驾驶着联合耕作机耕地、播种草籽——该村正在实施800亩的生态修复种草项目,目前,耕地、播种、施肥等已逐步展开。“今年全乡计划实施生态修复种草项目2.5万亩。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同时,3年后还能作为集体牧场供牲畜使用。”仁真春来对未来很是期待。
从长沙贡玛乡沿国道345线一路往南,记者来到石渠县虾扎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这里也在进行草原修复。
“天气刚转暖,我们就对虾扎镇沙化、板结化的草原进行人工种草修复。”项目负责人张富良说,“我们主要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来修复沙化草原。”
通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5年来,石渠县已在全县范围内治理沙化土地6000亩、沙化草地1.2万亩,治理退化草地3万亩,改良天然草原22万亩。
“今年7、8月,你们再到虾扎镇来,这片‘花脸’草原将会呈现一片绿色的美景。”张富良信心十足。
整顿关停
采砂场变湿地公园
石渠县城西南方向35公里,是宜牛乡宜牛二村的一处湿地公园。这里,茂盛的披肩草、燕麦草让人感受到勃勃生机。湖边,偶有成双成对的水鸟或悠闲觅食,或展翅低飞,而后又没入草丛。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个机械轰鸣、河床裸露、飞沙走石的采砂场。
“这里没有被修复前,一吹风全是泥土,骑车路过,满身灰尘。”谈起过去,村民尔金眉头紧锁,“采砂破坏环境,加之砂场紧邻国道,运输车来来往往,大大小小的砂石落到路面,使得村民出行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改变同样始于2020年。当年,石渠县统筹整合专项资金750万元,用于宜牛二村采砂场历史迹地生态修复。经过一年整治,废水池改为人工湖和生态湿地群,占地100余亩;砂石土包铺上草皮,成为连绵起伏的绿色小山丘;原来157亩的沙地上,轮番种植披肩草、燕麦草、苜蓿草、红豆草等。“现在,砂场变成了湿地公园,成为我们日常散步、休闲耍坝子的最佳去处。”尔金高兴地说。
近年来,石渠县下大力气整顿修复砂石场,对全县25处非法采砂点整顿关停,清理存量砂石及废石50多万立方米。砂石场变公园后,不仅生态环境恢复了,养殖牦牛的口粮也来了。记者发现,公园内50厘米左右高的枯黄草如同长毛绒地毯般,铺设在各处。在枯黄草根部,浅绿色的新芽正在萌发,“恢复采砂场植被,采用多年生和一年生草种混播,每亩可产200公斤至400公斤干草。”石渠县林草局草原站站长唐伟看着草的长势,欣喜地计算,“特别是在冬季缺粮的时节,当地村民报备后,可以自行到湿地公园割草喂牛,整个湿地公园大致可以产3万公斤干草。”
5年来,石渠县投入10.95亿元实施退牧还草等工程,人工种草16.8万亩,治理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三化”草地487.25万亩,疏浚河道120公里。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