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22
《感动中国》
陪你走过了20年
感人的故事历久弥新
感动的力量经久不息
请记住这些 平凡却闪亮的名字
2021年,一部电影《长津湖》把人们带回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
1950年11月,中美在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
朱彦夫的连队战友在争夺250高地的战斗中,或战亡或冻亡,全部牺牲。那年17岁的朱彦夫就是其中唯一的幸存者。当增援部队发现他时,他的肠子流出体外,左眼球被击穿,四肢冻成了冰块。
经过47次手术,昏迷93天之后,朱彦夫苏醒了,但他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视力0.3的右眼。
伤势稳定后,倔强的朱彦夫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为了牺牲的战友们,他要坚强地活着,做一个有用的人。
朱彦夫:休养人的生活不能抒发自己的心情,我想回家考证一下,我这副躯干,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最微小的事情。
抱着残而不废的决心,朱彦夫回到家乡,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一切从零开始,他苦练各种生活能力,不知砸碎了多少个饭碗,摔伤了多少次,在一次次失败中,朱彦夫终于站了起来。
那时的张家泉村,许多村民家里吃不上饱饭,有些人常年逃荒在外。一心要做点事情的朱彦夫看到,村民们大都不识字,他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办起了扫盲夜校。
朱彦夫用两支残臂夹着粉笔,总是写了断,断了写,后来他发明了子弹壳装粉笔的办法。
乡村夜校办了五年,朱彦夫没有停过一天的课。1957年,村民们一致推举朱彦夫当村党支部书记。大家把张家泉村的未来交到了没手没脚的朱彦夫身上。从此,他拄着双拐,拖着8.5公斤的假肢,爬山头,到乡间。山多路险,朱彦夫自创了四种走法,立行、跪行、爬行、滚行。常常遍体鳞伤的书记,让乡亲们心疼不已。
张家泉村村民 赵圣贵:看着他摇摇晃晃走不成路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老朱啊,对不住啊,你为俺们村民受了多少累,操了多少心呀。
朱彦夫的军人气魄,不怕艰难的干劲儿,激励着乡亲们。棚沟造地,把贫瘠的山沟变成沃土。山坡造田,通水架电,十几年工夫,朱彦夫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先进村。乡亲们不仅吃饱了饭,也种上了漫山果树。
在朱彦夫的心里,从没有忘记曾经一起战斗,为国牺牲的战友,更是时常想起,朝鲜长津湖那一仗,指导员临终的嘱托,如果活着,一定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带回祖国。这个嘱托一直放在朱彦夫心上。年近60,朱彦夫决定动笔了。
他的写,是用嘴咬着笔,用残臂夹着笔进行的。他一边刻苦阅读,一边构思创作,遇见不会写的字经常要查字典。
就是靠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七度春秋,七易其稿,将一部饱含着热血的生命之作,捧给了世人。作品出版的那天,朱彦夫在扉页上写满长津湖牺牲的全连战士的名字,一个人关进房间,把一本书点燃。
朱彦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在死之前把生命故事写出来,写进书里,等于补上没有完成的任务。
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他都书写得如此精彩。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2019年,86岁的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感动中国》颁奖辞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
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
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朱彦夫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