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疫情造成的产业链断点堵点问题,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部市(省)协同保障机制、跨省市协调互助机制。仅3—6月,我省就协调解决省内外重点产业链近700家龙头企业诉求,涉及省内外近5000家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和物流运输通畅,有效保障了长三角汽车、集成电路、医疗防疫物资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和稳定运行。
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何深化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科创高地,让协同创新的手握得更紧,让产业融合的步子迈得更大,成为四地的共同心声。
跨域合作,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搭桥、跨界、破圈……当前,借助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涌进长三角地区,积极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并携手攻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自2021年6月长三角国创中心揭牌以来,中心副主任谭瑞琮对自己“长三角人”这一身份的认同感越来越高,“我们的团队穿梭于三省一市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间,围绕产业创新需求,推动跨区域跨领域协同创新,越发感受到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的重要性。我们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锻造高能级创新主体,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合力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怎样携手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加速技术成熟?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以“第三代半导体外延装备国产自主可控”项目举例,为加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充分利用上海研发资源和江苏产业配套两方面优势,协同发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技术得到成功验证,并顺利完成首台外延设备样机下线。
创新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国创中心将高标准布局建设100家专业研究所,集聚海内外战略合作机构各100家,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000家,布局10家创新综合体,打造产业升级增长极。根据科技部印发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再过10年,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要进入全球科创舞台,这意味着,三省一市发展更要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团队协作’精神。”苏州市相城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2月,“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在苏州相城区正式开园,这一平台采取“多方共建、多元投入、企业为主、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建设模式,目前,相继引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等,进一步集聚资金、人才和政策,推动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持续发展。
在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看来,构建区域性协同创新联合体,长三角地区应加速推进重大科研设施一体化布局、关键技术攻关一体化实施、产业项目协作一体化发展,让长三角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加速转型,科创与产融新格局逐步形成
行政壁垒如何打破?产业要素如何集聚?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加速转型,推动科创与产融新格局加快形成,长三角既是实践者,也是破题者,一年来,形成一批新经验。
——把握“先发优势”,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九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25%,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6万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9家、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300余家……7月7日,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专题会议上公布的一组数据,展示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6年来的喜人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松江G60脑智科创基地、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苏州市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之江实验室、科恩实验室、优图实验室,过去一年,一个个重大创新平台持续发力,构建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原始创新先发优势。
——拔除“要素藩篱”,让创新人才流动的通道更畅通。
5月底,为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引领区,苏州高新区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重磅发布“人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18条”。根据新政,苏州高新区聚焦“2+6+x”现代产业体系,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低5000万元、上不封顶的支持。
当前,环太湖科创圈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快建设,苏州高新区位于“一圈一带”交汇点,为打造一流产业创新集群带来了重大机遇。“人才驱动,首先要驱动人才,我们将通过完善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政策体系,让长三角各类人才创业、工作、生活一切‘都挺好’。”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说。
——寻求“强强联合”,提升产业科技全球竞争力。
随着新格局的形成,长三角的发展要寻求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合作,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的建设正是典型案例。
无锡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已起草融合发展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无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科技联络处、深交所无锡基地,加快合作建设南山车联网小镇、天安智谷工业互联产业基地、尚贤湖基金PARK等园区,打造跨区域产业协同、经贸交流、金融合作新平台。
“链”上攻坚,在“一体化”中谋求“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针对疫情反复和“缺芯”“缺电”“缺柜”“缺工”等造成的产业链断点堵点,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起产业链保供协调互助机制,协调推进产业链复工复产、“芯车联动”、集装箱调度、重点企业园区有序用电等,有力促进了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和稳定运行。江苏省工信厅专门成立汽车企业保供工作专班,累计向上汽、特斯拉等2家企业安排零部件运输车辆近700车次;为中芯国际、上海华虹、台积电等集成电路头部企业协调省内配套企业保障原料供应;着力解决上海市经信委商请我省保障惠普(中国)在江苏123家供应商的复工复产和物流保通保畅诉求……
去年5月,江苏省牵头长三角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成立四大产业链联盟,在“一体化”中谋求“更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都是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各个生产环节较为成熟、内生创新动力强劲的重点领域,过去一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在这些关键创新领域各扬所长、形成合力,成果初现。
按照分工,江苏省工信厅牵头组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在联盟推动和政策催动下,目前,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销售额占全国近30%,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数量占全国约1/3。
这也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进行“链”上攻坚的缩影。过去一年,三省一市开展长三角产业链协同研究、协同创新,组织开展一批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生物医药领域,召开苏州临床研究服务平台一周年线上论坛暨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专家论证会;机器人领域,召开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工作推进会,近30家产业链上整机与零部件重点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汽车芯片领域,召开长三角汽车电子产业上下游对接交流会,58家芯片公司、66家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企业参会对接供需交流……
“今年,江苏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坚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更大力度支持和指导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发展,着力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表示。(记者 付奇 王梦然)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