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怎么来的?有哪些自然方面、人文方面的因素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上海是怎么来的?有哪些自然方面、人文方面的因素

来源:明清史研究 2020-04-20 16:21:41

上海占据优越的区位优势,处于南北之中、江海之会,租界和移民是上海这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上海海纳百川,是客观上有这个机制,不是上海人特别大方。

今天我要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认识和解读上海,上海这座城市往往被人称为魔都、上海滩,有很多说法。以前有一个说法,说是上海是一个小渔村一下子成了大上海,这些年我们往往强调上海文化的悠久,有六千年历史,好像有些矛盾,有人问我上海到底历史多久?

为什么讲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就是历史时期的地理,就是过去的地理。你要了解上海,光知道今天的地理不行,比如我们看崇明岛,在明朝的时候崇明岛还没有这个样子,它不是连起来的。比如我们到金山那一带,有大金山、小金山,他们好像在海上,但是在宋朝是连在一起的,金山泉水不错,文人跑到那里泡茶喝茶、写诗,今天都走不过去,都在海上,所以我们需要看上海历史地理是怎么发展成今天的。

还有,我们讲上海,有些提法不一致,其实我们要认清楚,上海这个名称代表了不同阶段的历史,我们往往把这个名称混淆了。比如说上海市,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它的范围就包括上海的市区和整个上海所有的县——以前有县,包括崇明县,现在都改为区了,就这么六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如果说上海这座城市,一般就指市区了。

上面提到一个说法,上海有六千年历史,不是指这个城市有六千年历史,而是在上海六千平方公里范围里面发现六千年前的文化遗址。至于上海主要的城区,不要说六千年,恐怕三千年前还是一片汪洋。

这么多地理条件,哪些条件对上海影响最大?

我先讲一讲自然条件方面的,从自然地理角度说,上海是一块既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为什么算年轻?上海因为处在长江入海的地方,我们知道东海的潮水是每天有涨落的,涨潮的时候就把泥沙顶住了,退潮虽然带走一部分泥沙,但是顶的过程当中在长江口沉淀了,所以历年来长江下面的泥沙相当大一部分就在长江口沉淀下来,所以上海到现在为止理论上讲每天还在扩大。当年造浦东机场的时候,原来设计的跑道比较偏里面,后来华东师大河口海岸研究所专家去看、论证了,觉得根据它泥沙堆积情况,跑道还可以往外走,光这一项会节省好几亿。

今天上海这片陆地大多数地方都是以往两千多年时间之内形成的,这跟上海悠久历史矛盾不矛盾?不矛盾的!因为上海有两部分构成,而且很明显。在今天的松江、青浦,还有嘉定,明显有一道山冈,叫冈身,那里明显比东面高一点,根据考古发现分析,说明这里是天然形成的一道海平线。也就是说,冈身西面一片至少七千年前形成土地,而冈身以东是以后慢慢形成的。

就像大家了解的,现在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有人讲苏州河是母亲河,如果一定要讲谁最早,苏州河比较早。苏州河古代叫松江、吴淞江,这才是上海比较早的一条河道。到了近代,西方人来了,他们发现这里坐船可以一直开到苏州,就叫苏州河,这是外国人叫起来的。怎么叫苏州河呢?其实它就是松江,吴淞江,外国人叫苏州河,中国人也跟着叫出来。

松江原来是上海这一带最大的河流,曾经有十几里宽,但是因为这个河的上游是太湖,从太湖流出来然后入海的,太湖水总的来讲是比较清的,但是太湖上面也有山。到了发大水的时候,也会夹带着泥沙过来,而且这条河到上海,到了平原地方水就流得很慢,这样泥沙慢慢积累起来,这条河就从原来十几里宽,最后变成比较窄的河。

一旦河道变窄,问题就来了,太湖发水的时候,宣泄下来容纳不了就泛滥了,所以到了明朝的时候,吴淞江的水灾经常发生,所以一些官员就派来治理吴淞江,其中一个清官海瑞也曾经治理吴淞江。

怎么治理?无非是造坝,拓宽也不可能,这里周围都已经是粮田,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在这条河流下游另外造一个出海口,这样就跟黄浦接通,果然因为从黄浦今天外滩这个地方跟苏州河碰头以后,水就分在了外滩那里,河道冲一下,比较宽、比较顺畅,从今天外滩一直到浦东,原来苏州河就没有,这样就变成了黄浦江为主、苏州河为次了,苏州河成了它的支流了,原来是倒过来,黄浦进吴淞江,再出去。

黄浦江和苏州河对上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家知道我们一直讲上海是海港,其实上海不是海港,上海是河港,上海到现在有了洋山,有了外高桥,才成了海港,因为上海码头本来都在这里。这种情况有什么好处?比较安全,如果真正靠着海,风浪来的时候也不行的,而且真正靠着海还需要人工建码头,但是本来靠着黄浦江建码头比较容易,你看碰到台风到黄浦江边上比较安全了,因为那个时候船比较小。

还有一个,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相比,水运最便宜,黄浦江提供一个出海口,通过水路可以方便联系到浙江的杭嘉湖,联系到江苏的苏松泰常。所以以前这一带的人,很多人家里从门口的河坐上船,就可以通过黄浦江从苏州到上海来。记得1956年我第一次到上海来,就是从家乡嘉兴镇码头,天亮就到黄浦江,开到苏州河,来到上海。

“上海”哪里来的?上海最早的时候就在黄浦江支流旁边,当时上海这一带把河叫成浦,黄浦江就等于叫黄江江,叫惯了没有办法。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我们知道居民点一般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以后人口越来越多了,人多了以后要起一个名称。因为在上海浦边上,所以就叫上海。尽管附近有一个小河叫下海浦,但是最终使用的名字叫上海。

这个浦怎么会成为今天的上海?大概是因为交通条件比较好,另外这一带的人比较吃苦耐劳,同样的土地他们可能开发得比较好,所以到了宋朝的时候,政府在上海居民点设立一个衙门,叫上海务。上海务干什么?是收酒税的。这就说明上海地方那时已经可以收到比较多的酒税,至少养得起这个衙门了。

怎么会这个地方收的酒税比较多,现在找不到具体资料,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带商品粮比较多,有足够的粮食用来酿酒;第二个可能是酒的集散地,外地酒到这里交易,政府才可以收税。不管什么原因,说明上海这个地方经济比较发达,果然宋朝末年就出现上海镇,我们知道到了唐宋以后,一般是叫村、乡,叫镇就是县里派驻的机构。南宋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是江苏省、松江府所属的一个县。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开放五个口岸通商,上海是其中一个。那么怎么开发?英国就派人到上海来,最后跟上海道台谈判。上海道台我们用得很多,其实上海道台真正的名称不叫上海道台,叫分巡苏松常太兵备道,巡逻的范围包括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再加上太仓州,后来常驻上海,叫习惯了,就叫上海道。中英双方就签订了一个《土地章程》,章程规定上海划出一块土地出来,在城外,租给英国人,一亩地一年收1500个铜钱,英国人交租,但是这块地方不允许中国人买地造房子,这样就叫作租界了,这个就是英租界。

英租界出来以后,法国人要求也划一个地方,于是有了法租界。英租界就在黄浦江、苏州河交界处这一带,最好的地方,法租界就是英租界与上海县城中间,就是今天淮海路一带。等着美国人来了,美国人主张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到他租的时候苏州河以南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就租了苏州河以北,从今天西藏路往东,那么就包括虹口、杨浦这些地方。这块地方比较大,但是当时空地多,美国人觉得比较荒,但是英国英租界已经繁荣、发达起来,英国人觉得土地不够,这样两方商量,干脆把英租界和美租界合并,就叫做公共租界。

有人问上海有没有日租界,没有的,很多人弄不明白,觉得虹口这里有日租界,其实并没有。日本人集中在虹口四川路这一带活动,建了神社,日本浪人也到这里活动,给人印象是日本租界,后来司令部也建在四川路,人家就认为这是日本租界,其实是没有的。

应该承认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主要是在租界上发展起来的,不是上海县城自己扩展起来的。而且应该承认一直到改革开放初,上海的城市主要部分还是原来租界的部分,现在讲的城市这些地方,包括浦东。以前我们到浦东还需要摆渡过去,就等于到乡下。

上海县城当时归江苏省,租界外面就是江苏省的,到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成立,就宣布在上海建立上海特别市,这样才有了上海市这个名称。

应该承认国民政府建立上海市政府,马上就想到上海不能老是依靠外国人发展,所以就开始制定大上海计划,又叫新上海计划。租界外面只有闸北这些地方相对来讲比较落后,上海市既然建市,那么市政放在哪里?就在江湾五角场附近。市政府建在哪里?就是现在上海体育学院礼堂,很漂亮,表面是琉璃瓦,内部都是西式的。周围所有的马路都按照规定建,马路的名字都根据“民国市政府”排列的,所以你看,我们复旦那一带东西向都叫政,南北向都叫国,还有一部分路叫市,还有叫民。

而且建了很多新的建筑,比如江湾体育场,还有博物馆,这个图纸现在还在,建了整整十年,到1937年被迫停下来,还建了自己的火车站,码头也建了。抗战胜利后这些设计师继续编图纸,一直到上海解放才把这个图纸交给陈毅市长。

上海还有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地理条件,就是上海的区位优势,这个也是独一无二,属于江海之会、南北之中。“江海之会”这个条件不光上海有,但上海这个条件世界上独一无二,哪一个江?长江。哪个海?太平洋、东海。长江六千三百公里,世界第三,但是从它的对经济文化社会影响来讲,是独一无二的。

至少到秦朝,四川盆地已经得到了开发,然后下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到了唐朝后期长江流域已经很发达,到现在也是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区。可以说,整个长江流域都是上海一个重要的腹地。这么大一块地方,中国其他地方有没有?世界其他地方有没有?没有!

同时,上海又处在中国这个地图南北之中,你到北方,到大连、天津,往往冬天的时候有些港口还结冰,而且那里没有这么大的腹地,往南,往广州太偏南了,今年三个台风都到那里去了。对外联系从上海这里出发,这个条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近代上海的繁荣很多就建立在长江流域,比如说以前中国出口最大的地方,就是上海。不是上海本地产的,就是长江流域来的。以前上海有两样东西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一个是桐油,油桐树结的籽榨出油,当时还没有化学人工合成的东西,全世界船上防腐蚀的涂料,防腐剂主要是用中国产的桐油来制造的。中国桐油几乎全部是从上海出口,尽管产地是长江流域的山区,所以历史上有桐油借款。跟外国人借的钱拿什么作担保?就拿中国桐油出口,放心,因为这个桐油肯定会卖掉。

还有一样东西,猪鬃,就是猪脖子上的毛,用这个做刷子。其实猪鬃都是四川、湖南这些地方产的,四川是猪鬃的大产地,最早猪鬃大王都在四川,因为出口都聚集到上海来了。

我们看上海的发展,离不开这几个条件:第一,靠海,对外联系方便;第二,黄浦江、苏州河构成了很发达的水系,第三,占据有利的区位优势,处在南北之中,江海之会。要是没有这些条件,可能就没有今天的上海。

刚才大致讲是自然方面,接下来讲讲人文方面。

上海现代城市的来源,一个是租界,一个是租界里的人,就是移民。租界这个因素以前只看到侵略,中国人受屈辱这一面,这一点否定不了。租界毕竟是中国人被迫开放的,对国家、对民族来讲的确是耻辱,这个是否定不了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它客观上起的作用主要还是积极的。这矛盾不矛盾?不矛盾的,因为外国人他开租界,就是为了控制中国,他也希望这个租界得到发展,这样才对他有利。

租界里面最早的时候表面上是跟英国政府没有关系,是自治的,成立一个市政委员会,有一个董事会,规定只有纳税才能参与选举,表面看很公平,但是中国人当时在租界里既不能买土地又不能造房子,所以纳税人都是外国人,董事也都是外国人。

到了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大批的有钱人就逃到租界,租界当然很高兴,这么多有钱人来了,就改变原先的规定了,租界里面中国人也可以买土地,也可以造房子,也可以办产业了。中国也纳税了,纳的比一般外国人还多,所以华人就抗争:既然纳税人选举,为什么我们没有资格?这样就出了华董,就是华人的董事,华人的董事当然也要起作用。

又比如说,刚开始租界里出了什么案子,交给清朝处理,但是外国人觉得不公正,我们需要自己处理。这个时候清政府跟租界达成协议,双方成立会审,一个洋人、法官,清朝也派一个人,两个人审。首先要弄清楚这个案子是出在租界还是出在华界,如果出在租界交给租界管,出在华界就需要我们管。有的甚至既在华界又在租界,比如小偷,两个界别都偷,弄不清楚怎么办?这个时候可以自己选择,你愿意在哪里接受处罚,结果几乎全部选择租界,毕竟租界相对来讲比较文明,特别是女犯人。因为女犯人到租界多少还有尊严,到华界清朝衙门就打屁股,所以就往往选择租界。

租界的存在本就是对你的刺激,当时搞革命,那些革命党几乎都是外国引渡过来。清朝末年有一个《苏报》,革命党在上面发表文章,清朝很生气,就骂他们,要求抓起来,因为这个报纸是在租界办的,就要引渡,让他们交给清朝处理。交给清朝处理,杀头都可能,但是当时革命党就千方百计,包括发动洋人一起造舆论,最后总算留在租界处理,留在租界就是发表不当言论罪,两个人一个判三年,一个判两年。

又比如说,中共的一大为什么选择法租界里面开?因为在租界里面开会没有事情的,华界不行!特别是有外国人在里面,所以你看中共一大会址,当时那个房子外面有一片菜地,走的时候比较便利。中共地下党中央长期就在租界活动,当初周恩来就在租界,后来因为出了叛徒,顾顺章叛变,这样中共才撤退到瑞金。租界有它特殊的功能,这个功能双方都利用。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承认,租界把当时世界上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制度、文化、理念都带进来了,所以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会合的地方。现代中国很多“第一”根源都是上海。比如电灯,民用电力供应、自来水、煤气、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公交、铁路、民航、电报,这些都是在上海首先引进,然后推广到全国。

甚至很多东西首先是用上海话翻译过来,然后再变成普通话的。所以很多上海话发音跟外文字发音差不多,到普通话就不太对。早期很多名字都是广东人翻的,后来上海开埠以后很多就是上海宁波人的说法。所以,上海可以称为中国现代化的实验室。但是到了上海就本土化了,包括民航、证券交易所、保险、海关这些,虽然不一定是上海最早,本土化之后才容易推广。

比如自来水,查下来中国最早有自来水是云南大理喜洲镇,因为当地有缅甸华侨,英国人在缅甸搞完自来水,他们回到家乡搞一点,但是它连县城都没有影响到。上海虽然比它稍微晚一点,但是到了上海,马上推广到长三角,然后到全国。

大家觉得西方文化聚到上海,怎么中国文化也聚到上海?这就是上海特殊地位所在,民国时全国一些著名学者、演员、艺术家、作家,他要扩大影响,甚至要成名,其他地方都不行,到上海才行。比如京剧,京剧是北京的,但是京剧演员要全国出名的话,必须到上海来,因为全国报纸大多集中在上海,上海最早就有电台,上海还有很多文人、评论进行推广,上海还有很多外国人,外国人一说身价就高了,所以都是要到上海来。

西方文化到上海传播,还有两批特殊的人,一批是犹太人,犹太人主要的来源还是抗战以前的,尽管抗战期间在这一带有两三万犹太人,但是这并不是最早的,包括一批犹太人的艺术家、文化人都到上海来。犹太人很善于经营,也善于保留、传播自己的文化,虽然他们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影响力很大。另外一批人是白俄,俄国革命以后对俄国贵族采取极端政策,所以大批白俄都流亡出来了,流亡到中国,主要是两个点,一个是哈尔滨,另一个就是上海。

上海当时集中了大批白俄,俄国革命之前的知识分子,其中很多位世界上顶级的艺术家,比如有一位弹钢琴的,后来到美国去了,中国几个男高音、男低音都是他教出来,解放以后苏联又请回去做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移民。上海刚开埠时,整个上海县总共五十多万人口,很快,到1900年人口突破一百万,然后不断增加,到解放初的时候号称六百万,因为当时有些逃难来的还没有走,户籍人口达到五百万。这个速度比历史上巴黎、伦敦发展都要快,人是哪里来的?不是靠本地生的,主要是靠移民,外面来的。所以上海解放初估计外来移民以及移民后代,因为这个很难精确统计出来,有的估计大概70%以上,有的估计80%,主要是外面来的。要是没有这一批移民,哪怕租界外国人来的再多都发展不起来。

为什么这批移民起的作用这么大?天津也是移民为主,大概60%是外来移民,40%是本地的,天津移民的来源主要是河北周围,还有山东,这两个地方到了近代已经衰弱了,简单来讲天津的移民主要是穷人。有没有上层?有,太高级了。比如每一次北京发生什么政治变动,总统、总理、总长就先跑进天津,他们都在租界里面,跟普通人没有接触,像溥仪逃出来,住在张园,然后又偷偷跑到满洲。上海移民哪里来?上海主要的移民是江苏南部,就是前面讲的苏松常太,包括近代无锡,还有浙江的杭嘉湖,主要这个地区来的!

这个地区是以往一千年间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方,而且早就地少人多,所以像苏州、像杭州,商品经济早就很发达了,而且人们有一种市场意识。所以这些移民到上海,如鱼得水,很快就适应了。还有,这些地方文化层次比较高,传统文化积累比较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诚信,跟资本主义的严格管理方式结合,就形成了上海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以前人家讲上海文化海纳百川,我觉得这都是表面现象,层次深一点是什么?就是上海形成了可以称为中国水平最高的职业道德、契约精神。你到上海来,无论是穷是富,相对来讲会得到比较公正的竞争环境,上升的空间很大,有些人到上海,什么都没有,就学做生意,如果懂得念书,或者以前识几个字,往往白天干活,晚上去夜校,那个时候上海夜校早就有了,或者自己出钱接受培训,学会英文,然后就去考,考银行、考海关,如果考上了,当时海关、银行是金饭碗。

所以上海职业道德很典型。就是上海解放的过程,也可以看出职业道德对这座城市的作用。首先应该承认国民党方面也有一点职业道德的,为什么?上海解放的时候,广州还是临时的首都,国民党也不是准备真的马上就跑了,他还希望再反攻,汤恩伯就找上海市市长陈良,说南京撤退时秩序很坏,在国际上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上海这次撤退,不要搞出大的事情,所以他们当时就想找一个人留守。找谁?找到上海当时市政府工部局局长赵祖康,他是一个工程师,管市政建设,就让他作为代市长,刚开始他并不愿意,后来中共地下党知道了,也做他的工作,接下来,赵祖康后来就答应做,做了三天市长。这三天做什么?第一天发布命令,警察要好好站岗,看管好犯人,各个部门照样工作;第二天联系陈毅办理移交,第三天就将市长职位交给陈毅。所以上海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就是解放军进入上海,电没有停过一分钟,煤气、自来水、电话统统照常使用,公共汽车照开,开到前面打仗就停下来,等打好了照样开。苏州河南面是解放军,北边是国民党军队,还在和平大楼、四川路那块守着,陈毅打电话到对方,让对方投降,电话照样通的。电台刚才还在吹“取得伟大胜利”,这一下停了,后来就开始播报“大上海解放”。上海没有逃跑的犯人,没有丢掉一份档案,生活上一切照常,这靠什么?就是个人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不管发生什么,这就是职业道德。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方面移民本身素质比较高,另外一方面上海的移民是多元的,不是来自一个地方的,你说海纳百川,如果海里进来一川、两川想纳也纳不了,相反进来百川千川,不纳也不行,上海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机制,所以各地移民来到上海。我们讲海纳百川,是客观上有这个机制,不是上海人特别大方,我就反对人家这样讲,当时不这样不行,一定是竞争过程中遵守规矩才可以。所以上海很多文化其实中外交融的,同时也是全国各地融合的产物。

总而言之,我们要了解上海,要了解它的变化过程,除了自然条件,还有人文的,人文里面对近代上海影响最大的因素,一个是租界,一个是移民,还有其他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50662 0577  新闻投诉:185 0386 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