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成功举办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成功举办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7-06-13 10:39:5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6月9日至12日,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河北省廊坊市举办。本次联展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联展精选京、津、冀三地有代表性的2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其中有来自北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面人郎、花儿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州骨雕、通州风车;来自天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强年画、泥人张彩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益毛猴;来自河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魏县传统棉纺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围场满绣等。

同时,此次联展在形式上更加创新,不仅包括京津冀传统工艺精品展,还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体验展、文化创意科技展等10余个项目。联展内容精彩纷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非遗、体验非遗的机会,让观众能够更深刻地领悟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今年以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文件相继印发,为北京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北京市文化局的指导下,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积极面向社会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探索非遗保护工作新模式,组织各区开展普查、调研、培训、研究,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上不断创新。北京市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在非遗资源荟萃的首都北京,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民俗展演、非遗展示、手工艺体验等活动,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多年来北京非遗保护成果,推介非遗发展创新的经验。

与此同时,北京的社会机构、非遗爱好者也纷纷加入,成为政府保护力量的有力补充。非遗发展要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近年来,一些适合生产性保护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中医药炮制和饮食文化类非遗项目日益活跃在大众视野,走进首都市民的生活,以丰富多样的门类、风格、形式,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古与新结合、传统与前沿相融,非遗技艺不再门庭冷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顺应时代 非遗项目转型升级

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内联升,至今已有着百余年的历史。曾经,穿上内联升的鞋靴是身份的象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手工布鞋为主要产品的内联升也备受冲击。尤其是近几年,网络购物兴起,实体店铺销售下滑,市场环境的变化给内联升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内联升也主动求变,开始了转型之路。

据内联升工作人员张女士介绍,近几年内联升为了应对市场冲击,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发展了自己的电商,增加了销售渠道,使市民在网上就能买到内联升的产品;同时,内联升还大力发展文创产品,加大新品投入。比如和迪士尼合作,生产出了米奇鞋面的亲子布鞋,与《愤怒的小鸟》、《大鱼海棠》等动画形象合作,创新布鞋形象,生产出了许多深受市民喜爱的产品,也使得客群年龄范围逐渐扩大,许多年轻人也开始购买内联升。可以说,目前内联升的转型已经步入正轨。

苦练内功 非遗项目与时俱进

作为曾经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王麻子剪刀以其传统锻制技艺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名片。

近年来,随着外国品牌的涌入以及人们对于产品形象的要求增高,王麻子在发展过程中曾一度遇到过较大的困难。然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华老字号品牌,王麻子扛起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逆境中开始了品牌革新之路。

王麻子第八代传人史徐平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目前王麻子的革新之路是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是在技术上,首先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以提高效率,改良工作环境;同时,对于一部分需要纯手工打造的产品,仍然坚持传统锻造工艺,让传统工艺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是要加强人才培养,目前王麻子采取分模块培养人才的方式,使兴趣、传承和发展形成一个链条,为传统工艺培养更多的人才。

借势发展 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俗话说,天下绢花出北京。作为绢花行业的代表,来自北京的花儿金在本届非遗联展上也格外引人注目。一盆盆绢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可与真花媲美,仿佛能让人嗅到阵阵花香。

绢花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制作的花卉,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和其他的传统工艺受到冲击的情况略有不同,近年来,随着展会、私人定制、婚礼用花的不断发展,绢花也迎来了又一春。花儿金第五代传人金铁铃表示,目前来看,绢花在展会、私人定制等方面比较有市场,销售上不成问题。虽然当今社会,制作绢花收入上并不太高,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愿意学,传承发展后继有人。

发挥优势 非遗项目带来机遇

当前社会,对于大部分非遗项目来说,传承仍然是首要的难题。然而,来自河北的围场满绣不仅在传承发展上克服了困难,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满绣第五代传人闫桂维告诉记者,作为宫廷御用刺绣技艺,满绣以其颜色鲜明、对比度强为特色,十分切合北方地区的审美。为了让满绣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动闲置劳动力,比如时间充足的家庭妇女,把她们召集起来,免费教授满绣技术,使其在空闲时间绣一些作品,并定期有偿回收。这样就解决了满绣的传承发展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回归生活 重塑非遗保护新理念

按照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的精神,当前的非遗保护新理念的核心是回归生活、融入生活。本次联展中,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作品、一项项世代传承的技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们驻足欣赏。同时,人们现场参与、亲自体验,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并利用VR等新技术重新审视非遗,进一步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生活的距离。

总体来说,此次联展是一次重塑非遗保护新理念的重要尝试,处处体现“非遗即生活”的氛围,对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联系QQ: 506620577  新闻投诉:18503867539

版权所有:新选择网 豫ICP备17010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