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要在塑料替代品上多下些工夫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不让“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要在塑料替代品上多下些工夫

来源:新选择网 2017-06-13 09:16:14

据《人民日报》报道,从2008年至今,“限塑令”已实施9年,但这9年以来,许多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使“限塑令”沦为“卖塑令”!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

不是《人民日报》的报道,估计我们大多数人都忘记了“限塑令”这回事儿。限塑不限塑,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出不出买塑料袋的那三毛五毛钱。

当初政府动真格限塑,目的是要治理“白色污染”。据说当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达到了1200万吨,约占生产总量的41%,而全国仅每天买菜就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看看城市各个角落、铁路沿线、旅游区、水体中、绿地上或树荫下到处飘扬的塑料垃圾,我们都知道,塑料袋这种上百年也难降解的白色垃圾,是该好好收拾收拾了。

“限塑令”正是为着如此“纯正”的目的而来,不能说它的初衷有问题,但手段让人有点怀疑。比如,这个限塑,实际上变成了卖塑,就是由超市、商场买,变成了消费者买,但不管谁买,污染的效果是一样的,指望靠三毛五毛的费用吓着消费者,恐怕是有点异想天开;再比如,限塑为何只在超市、商场限制,不在全社会限制?限塑为何只从“尾巴”上限制而不从“源头”上限制?这种种的质疑,无疑都点中了“限塑令”的死穴,结果,“限塑令”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卖塑”成了超市、商场的一笔额外收入。而对于众多消费者而言,花钱购买塑料袋,就没了道德上的约束,反而用起塑料袋来,更加心安理得了。

因而,“限塑令”沦为“卖塑令”,这结果是早已可以预见的。想想今天的局面,也应该反思反思了:既然是限塑,既然是要治理“白色污染”,就该狠下心来,不让用就不让用,花钱也不让用。正像当初有人呼吁的那样,全面禁止。

然而,这又似乎不太现实。有人比喻,限塑是一场左右手的战争,左手是环保,右手是方便。要环保,还是要方便,这种价值判断对于当今的百姓本也不成什么问题。但是,为了环保,也不能无限制地牺牲人们的方便,要环保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考虑百姓的方便问题。不然,一刀切地只要环保而不要方便,忽视了百姓的实际需求,也难以达到环保的初衷。

塑料袋用着方便,这谁都知道,但今天为了环保,并非就没有“方便”的捷径。其实,对于现代技术而言,生产更环保的“方便”产品并没有多大障碍。无非是积极研究、开发可降解的替代品而已。这就要求政府多作为一些,不要只是图省事一限了之,而应该在替代品上多下些工夫,从资金、政策等诸多层面扶持替代品的推广和使用。据了解,在德国,大多数商店为顾客提供塑料、帆布和棉布等3种购物袋选择;美国则用一些自然和回收材料制成可降解塑料袋供顾客使用。我们应该多学习学习,多开发些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环保购物袋。

热图推荐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nxuanze.x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