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就业形势整体向好。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65万人,占比就业市场的58.3%。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这些踏出校门的“95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慢就业”或者“创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2016年全国新增就业人口中,近6成人,越来越看重“慢就业”这个选项。
客观来讲,这种就业选择难论好坏,况且每一个郑重做出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它一方面体现了青年群体自我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选择走这条“慢就业”或者“创业”之路,就意味着他们要自己找到既符合理想、又实际可行的目标,自行规划路线并付诸行动,其中的锤炼与努力促其成长。
不过,倘若选择“慢就业”的目的,仅是因为厌烦无聊而逃避上班、挣脱某种束缚感,那这种职业选择自然缺少了深意,变得没有必要。因为趣味、真我、成就感,本就同样存在于看似无聊的工作中,但是这些职业选择,往往被部分人轻视和忽略。
有些电影,淡淡道出了这些职业的美感和价值。电影《编舟记》、《入殓师》、《剃头匠》,包括去年大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描述了职业选择的另一个选项:以匠心,做职人。今天要聊开的电影《编舟记》,讲的是大多数人眼里极为繁复、枯燥、冗长,也不太了解的工作——辞书编纂。
△ 《大渡海》的最初一批编辑,也和它羁绊最深
2012年书籍《舟を編む》拿到日本书店大奖第一名,2013年上映的电影《编舟记》,在2014年夺得日本电影学院奖及亚洲电影大奖的7个奖项、9个提名,2016年10月推出了同名番剧,放映公司是风格和选题一直保持独特品味的noitaminA(倒A社)。不管是书籍、电影还是动画,《编舟记》的叙事一直简单明了:玄武书房要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辞典《大渡海》,主编荒木为陪伴病重的夫人走完最后一程,决定提前退休,多方物色接班人后,选择了营业部内不善与人交往却热爱阅读、做事认真的马缔光也。在词汇的海洋里,马缔与性格迥异的同事们为共同的事业协力奋进,用十五年的时间编成了这部辞典。
电影通过镜头语言和场景设置,分别将观众至于两种工作氛围中:快节奏、都市感的工作和辞书编辑的细水长流。玻璃高楼中,出版社外联部员在通亮的灯光下行色匆匆,是我们多数求职者的镜像;爬满藤蔓的小楼里,辞书编辑深埋在资料堆里默默做事,带来一种对比。有时候,一个“右”字的释义,会在辞书编辑部讨论几个回合,只为做到精准易懂。校对发现问题时,编辑全员加上请来的高校学生,近两个月留宿赶工,顾不上食、饮、型、宿,只为“决不让有漏洞的字典”面世。半生时间从事辞书编纂工作的学者,直到去世的前几天,仍在每日坚持集词……若不是肩负责任、对工作抱有信念,若没有和自己较真、精益求精的那颗匠心,他们该如何坚持,又将带一本什么质量的辞典面世?
通过电影,看到辞书编辑的工作状态和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几乎所有观众都对这群坚持求索、在单一工作中保持极大耐心和高度责任心的工作者,表示由衷敬佩。在网上的影评中,我看到一些人在影片中探寻“慢工作”之美。有人对它的理解是:在不断的碰撞磨合中理解他人、审视自我,在对语言传统的赓续、扬弃与创新中追索真相、照见人心,为人做事用情都追随本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种想法,恰好可以用来描述职人:职人,在日本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谓,他们有的效力于知名企业,更多的则是经营着自家老铺,埋头钻研技艺,几十年如一日,让传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迸发新活力,他们,可以说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 这种词语卡片,辞书编辑需要收集数万张,而且不断更新
电影里,语言学者松本先生为《大渡海》命名时说:“词汇的海洋浩瀚无边,辞典是言语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辞典这个扁舟渡海,找寻最能表达心意的词语。”通过对词语、释义的一遍遍打磨,这种慢,让辞书编辑编出一部受读者信赖,查阅后能恍然大悟的辞典,说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恐怕无人反驳。但纵观电影通篇,也仅是在松本先生的这句话里,粗略地道出了辞书编辑们工作的意义,或许编剧和导演想表达这样一个意向——工作时,慢一点挺好,不要过多想着成就或者利益,一是因为这种计较容易让人失去重心,二是因为枯燥平淡的工作也会不时给你惊喜。礼物,已经在你踏实工作的时候一点一点地塞给你,足够让你终身受益。
所以,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请记得“慢就业”不能当做逃避和反抗的借口,从事平凡的工作不是甘于平庸,它不会限制你的成长,更不会磨灭你的个人价值。以匠心,做职人的这个选项,坚持下来,你的人生可能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陈城
热图推荐
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一鼓作气”
国家旅游局:端午假日前两天出游人次高达6630万
6月新规:贩卖个人信息入罪 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362元